-->
經濟要發展,健康要上去。
近年來,崇陽縣委、縣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,緊緊依托資源稟賦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,搶抓大健康發展新機遇,以合作、創新、集聚、融合的理念,著力建設醫藥、康養等項目,大力發展醫療康復、健康養老、健康制造等大健康產業集群,一幅“醫、藥、養、健、游、護”大健康產業壯麗新畫卷,正徐徐展開。
全民健康 開出“幸?;ā?/strong>
群眾健身鍛煉蔚然成風
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,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。
隨著城鄉居民收入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追求健康生活已經成為人們日益增長的新需求。與之相對應的,是一張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、遍布城鎮鄉村較為完善的崇陽醫療預防保健網絡。全縣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極大改善和加強,醫療健康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。
崇陽縣人民醫院
首當其沖的,是崇陽縣委、縣政府堅持不懈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。爭取中央抗疫特別國債資金3.3億元,全面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、醫療救治體系、基層防控體系、院前急救體系及衛生健康信息化平臺“四體系一平臺”建設。目前,“四體系一平臺”11個項目大部分已完工投入使用。
智慧醫療遠程會診
加快推進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發展。投資4000萬的智慧醫療平臺項目已開工建設,遠程會診、遠程心電、遠程影像等“三大中心”實現省、縣、鄉三級數據互聯互通,不斷深化的醫療改革,讓云端互通,讓階段性成果初顯。
與此同時,加快推進托育機構建設同步推進。爭取省級專項資金410萬元,引進社會資本3000萬元,新建托育機構6家,開放托位410個。
縣委、縣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的背后,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樂享健康紅利。
總投資約2億元,建設12000座體育場、3000座游泳館和停車場的文體中心二期建設馬不停蹄,進一步推進城市發展,完善城市功能。
村級新建體育鍛煉場所
支持鄉村、社區和市場主體多渠道新建體育場地,全民健身工程縣鄉村全覆蓋。全縣目前共有體育場地1967個,場地總面積98萬平方米,健身器材3萬件。
通過政府引導扶持,“民建公助”、“民辦公助”等模式推行,民辦養老機構發展迅速,醫養結合型、頤養型、田園型等養老機構呈現多層次“特色發展”,全縣健康養老服務機構17家,開放床位數2745張,新建(升級改造)40個村(社區)老年人康樂中心,引進社會資本2億元,新建2家醫養融合示范機構,開放床位628張。崇陽頤和養老護理中心被評為咸寧市醫養結合10家示范單位之一。
“醫是基礎,養是核心,康是保障?!贬t院開設老年醫學科全覆蓋,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及護理服務,簽約服務人數230人。
既讓民有所養,也讓民有所依。在醫護方面,崇陽也蹚出來一條新路子。
依托崇陽職校教育資源建設校外培訓基地,推進“移動教室”進村(社區),完成6所校外培訓基地建設。采取“送培下鄉”的形式,開展保育員、育嬰員和養老護理培訓項目,建立方便農民就近培訓的長效機制,增長農民在家政服務、康養護工等方面的就業技能和服務能力。2021年共開展培訓13期、培訓500人次。
醫療、康養、護理,讓崇陽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全面健康融合發展之路。
產業落地 結出“滿枝果”
白霓鎮古堰大道集中連片藥材產業帶
中醫藥,是脫貧攻堅“良藥”,是鄉村振興“良方”。在崇陽產業布局中,“良藥”“良方”擺位更高。
善抓天時,落實扶持發展舉措。近年來,崇陽主動融入服務國家、省市戰略,把包括中醫藥在內的大健康產業作為全縣四大支柱產業之一,堅持產業、市場、園區、基地“四位一體”進行謀劃和培育。
落實中藥材種植獎補政策,對村集體新建100畝以上中藥材基地予以獎補50萬元。
白霓鎮楊洪村芍藥花基地
優化產業布局和深加工品牌培育,縣委、縣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,研究部署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,成立工作專班,在財稅、金融、投資、土地、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,形成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。
截至目前,全縣中藥材專業合作社67家、種植戶2185戶、面積14.7萬畝,其中,黃精種植面積達5萬畝,產值3.2億元;培育中藥材加工企業6家,注冊“崇六味”、“領康黃精”、“領康藥膳”、“康養情”等品牌商標4個。
一攬子的積極政策環境,同時為崇陽醫用衛材產業集群注入了“一池春水”。
中健生產車間
加快建設中的醫用衛材產業園,在現有的醫療器械產品的基礎上,引進企業新上生產線、開發新產品。鼓勵扶持穩健醫療、中健醫療等重點企業增資擴產,目前全縣共有衛材紡織規上企業24家,全年實現產值近30億元。
隨著健康產業的發展壯大,一大批美麗示范村脫穎而出,賞中藥花、泡中藥溫泉、吃藥膳飯、住度假村儼然成為旅游新風尚。崇陽逐漸從傳統單一景區轉變為綜合業態旅游度假區,“旅游+康養”模式深受廣大游客喜愛,三特地球倉溫泉酒店、小自然野奢度假村獲評咸寧市“旅游精品民宿”稱號,一到節假日一宿難求。2021年全縣旅游收入突破47億元。
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迸發的“蝴蝶效應”,讓越來越多的人吃上了“健康”飯。
展望未來 打造“新名片”
群眾“家門口”的健身角
舉目四望,如今崇陽健康產業大發展、快發展之風隨處可見。
既仰望星空,更腳踏實地。
對于大健康產業發展未來,崇陽縣委縣政府思路愈加清晰。
——促進新興醫療快速成長。讓“智慧醫療”成為醫療行業新形態,讓民間資本助力“??漆t療品牌”!完善醫共體建設新模式,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,拓展醫療機構康復護理養老服務,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,推動智慧醫療發展。支持社會資本打造??漆t療品牌,培育壯大具有競爭力優勢的民營醫療集團。
石城鎮方山村白芨基地
——推進醫藥產業振興發展。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,推動產業在崇陽集聚成鏈、提檔升級。建設一個道地藥材展館,著力打造湖北道地藥材產業之鄉。鼓勵和扶持穩健和中健做成國內行業龍頭,引進投資建設醫用衛材紡織產業園;加快推進道地中藥材發展,制定全縣道地藥材黃精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,積極申報“崇陽黃精”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。
——發展復合型健康養老服務。大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養老產業,逐步建成以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、醫養相結合的功能完善、運行規范、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。新建1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,改擴建2所農村福利院,提檔升級一批農村老年康樂中心,推動天城鎮“孝頤之星”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建設。
——促進健身康體消費升級。依托獨特地理優勢,開發特色健身休閑體育產品,打造體育賽事品牌。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,大力發展戶外拓展、戶外露營、運動訓練等山地戶外運動康體養生產品,提升競技體育賽事舉辦水平,推動體育裝備器材智能制造。
——加快健康養生與休閑旅游融合。發揮生態資源優勢,擦亮“國字號”生態招牌。結合大健康、大旅游產業發展,著重在“一路(106國道)一河(雋水河)一庫(青山水庫)”打造重要節點和景區景點,引進中電建、華僑城和鄂旅投等企業,重點謀劃實施文化旅游十里長廊和新型城鎮化示范樣板等重大項目,全力打造30平方公里4A級文旅融合示范區。讓人集聚,項目集聚,產業集聚。
——推動職業教育與健康服務融合。擴大健康產業人才培訓覆蓋面,增設專業科目,強化師資力量,促進康養服務人員職業發展,推進護理專業提檔升級,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。
“沒有全民健康,就沒有全面小康?!痹趦蓚€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,“健康中國”戰略是重要基礎性民生工程??h委、縣政府將依托大健康產業利好政策,融合國際國內醫療資源,先試先行,做大做強做精“醫、藥、養、健、游、護”六位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體系,推動“健康中國戰略”在崇陽生根、開花、結果。
全媒體記者:陶然
編輯:付波 熊哲
編審:熊曉輝